最後文章更新於 2021 年 6 月 19 日 by Lanie
10/5元大投信正式申請了元大S&P原油正2(代號00672L)的下市。
目前預計11/12將是最後一天交易日,11/13下市,要到12/24才匯款清算的金額。
沒錯! 元大S&P原油正2真的要下市了!
這次金管會 不會再延期了,
應該也不會再有人抱著炒底的投機心態進場了。
而從這次的事件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得到哪些教訓?
這篇就來和大家分享元大S&P原油正2帶給我的教訓!
因為,
今年初我也進場了,後來以停損的方式結束這回合。
這個錯誤的投資決策再次警惕我,必須遵守好投資準則,以及自律的重要!
元大原油正2申請下市
事件始末

上面這段元大的宣告,就是元大原油正2確定申請下市了。
而金管會也批准了!
今年因為油價大跌,甚至有了歷史第一個負油價負油價的情形發生(油比水便宜呀!),導致這檔ETF淨值大跌。
今年三月份元大原油正2就快要碰到下市門檻「淨值低於2元以下要下市」。
不過,金管會來了個通融辦法,豁免條款到今年9/30。
若九月底往前算30天平均每單位淨值不到2元,就要申請下市。
但,很不幸的,國際油價在疫情還為妥善控制之下,載浮載沉。
且以槓桿型ETF的特性,要補回下跌的價差,漲幅至少要動能兩倍以上,所以難上加難!
在9/30截止時,元大原油正2近30個營業日平均淨值才0.83元,這下不得不下市了。
槓桿型ETF
ETF分為指數型、槓桿型、反向型、期貨型。
而槓桿型的ETF就是以小搏大的概念,一樣的本金投資,報酬卻是乘以倍數。

但,不要忘記,股市是連續性的,價格也是連續性的。
就算四天單日報酬各是+10%、-10%、+10%、-10%
看起來最後的報酬率好像是0%
但其實不是!
後面上漲或下跌的10%不等同於前面上漲或下跌的10%
舉例:
初始價格100元,連四天單日報酬是+10%、-10%、+10%、-10%
100+100×10%=110
110-110×10%=99
99+99×10%=108.9
108.9-108.9×10%=98.01
沒錯! 最後四天下來價格從100變成98.01
股價是連續的,因此要以複利來計算:
(1+10%)(1-10%)(1+10%)(1-10%)-1=-1.99%
最後實際上的報酬是-1.99%,而非0%
因此,在市場震盪時,我們更必須要去注意複利的累積報酬偏差!
>> 延伸閱讀 : 認識槓桿型ETF—連續下跌、上漲或震盪時,槓桿型ETF表現情形
根據報導,元大原油正2標的物—西德州原油期貨,必須要大漲133%,每桶油價94美元淨值才有可能大於2元。
而西德州原油期貨目前價格約40元,在2015年後,不曾站回80元以上了。
所以可想而知,這有多難救回元大原油正2!!

補充: 一個簡單的數學
100元跌到50元,跌幅50%
50元漲到100元,漲幅100%
回到一樣的價格,動能卻要兩倍!!!
我們不能用字面上的邏輯來判斷,錢的事情還是交由數字吧!
如何返還投資金額
接近九月底時,「原油正2自救會」有多次陳情抗議活動。
不過成效可能有限。
雖然金管會針對元大投信四大缺失開罰了60萬元。
但對投資人方面,若投信無過失,善進了善良管理人的責任,那恐怕是很難有額外賠償的。
投資本就有風險。
元大投信表示投資人可透過集中市場賣出,或經由清算取回金額。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賣掉,價格又可以自己掌握,
但當我心裡想說「現在還有人會買嗎?」
就看到在10/8尾盤有2547張。
那好吧!如果可以賣出,那是最好的,11/12是最後可交易日。
若賣不掉,就等清算。
目前預計清算匯款日是12/8,價格就看投信處理完部位後的淨值,作為返還價格。

我得到的經驗
最近看了日劇半澤直樹2,套用裡面的一句話 :
事物的對錯,並非是在下決定時就訂好的,
而是事後評價出來的。

這句話我覺得也能套用在投資中 :
投資決策的對錯,並非是在下單時就知道的,
而是之後由價格走勢評價出來的。
就最後結果論,元大原油正2是項錯誤的投資決策。
那麼就來好好檢討自己哪裡錯誤了,讓下一次的投資判斷能更理性。
檢討錯誤
今年三月初我進場了……
1. 貪婪
在買正2之前,我已先交易了一些元大原油正1,有些小獲利後,從朋友那邊聽到了正2。
心裡想 : 哇!我正1看對了方向有獲利,正2的獲利是兩倍,那就來試試吧!
當下沉浸在獲利的喜悅心情,把「獲利兩倍」這件事想的太理所當然。
完全忽略了「可能虧損」這幾個字,貪婪、投機心態讓我失去理性判斷。
2. 跟風
三月初期疫情已開始嚴重化,歐美等國受到影響。
油價開始下跌,跟油價相關的標的價格也隨之下跌。
聽到在券商的朋友說,元大原油正2在13元以下就可以買,現在比12元更低了,更可以買。
但沒有想到的是,很多投資人也都這麼想,正2爆出買量,超高溢價的問題來了!
3. 預測未來

「以為現在是低點,未來一定會漲上去。」
仍記得在五六年前,油價從一桶114美金跌到剩28美金,然後後來又站回60元美金的印象。
因此,今年三月份西德州原油又再次跌到20幾元,歷史低點,我想之後它一定會漲上去的。
但我忽略了槓桿型累積報酬偏差的問題,還有歷史的低點不是不能打破的。
後來就出現了「負油價」!
做對的地方
我沒有持有太久,7天後就停損出場了……
也回顧一下自己做對的地方。
1. 果斷停損,再投資

現在回想,我認為停損出場是對的策略。
當時已有被下市及溢價的問題出現,且帳面報酬是-75%!
從專業機構對油價的評價報導,及對槓桿ETF的認識後,判斷已很難填補虧損。
慶幸的是,當初投資元大原油正2是想賺價差(投機心態),投資部位不高。
所以後來決定立即出場,並且將賣出金額再投資到其他有機會的股票。
2. 承認錯誤,心情不受虧損影響
投資虧損,除了錢變少外,還有可能晚上睡不好覺,情緒變得焦慮、敏感、負面,進而影響生活。

我認為在報酬虧損嚴重時,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虧損這一點,讓我能夠以不情緒化的心情重新擬定新的投資策略。
有想要解決它的想法,而不是鴕鳥心態,放著不管。
-75%可不能不管啊!
或是想說放著,它就會自己漲上去,這根本…超難的呀!!!
如果有投資的話就知道,-75%哪那麼容易變回0%
更何況0%只是不虧,又沒有賺。
這讓我能快速恢復心情,而不自怨自艾的想「早該如此,何必當初…」
因為投資市場是沒有「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這件事的。
當下了停損決定,就去做。
當看到了機會,就再投資。
不要陷在虧損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P.S.
如果停損金額大,心情要不受影響真的很難。
那麼我會在出場後,不去管那個帳戶。
大概一兩個禮拜後,再來重新面對,至少不再這麼情緒化,且冷靜的這段期間,說不定也找到不錯的機會。
我會建議在面對虧損時,逃避完後一定要面對,不然不僅無法補回虧損,還錯失其他機會,這就太可惜了。
3. 研究標的
我下單沒多久,就看到有很多元大原油正2溢價、可能會被下市的報導。
因此重新認真研究這項標的。
我想這是最重要的(雖然應該在投資之前就要這麼做了,承認錯誤)
這是我判斷停損再投資的原因之一。
因為比起從元大原油正2補回虧損,我想還是投資到我了解的美股,而且也適合長期投資的公司。
當時,市場也跌了很多,贖回後又會有資金,那就換個補救方式吧!
統整
槓桿型ETF我們無法像投資一般股票或指數ETF一樣,跌深就買,虧損就抱的方式來操作。
必須注意到此類ETF的累積報酬偏差的問題,及其追蹤標的的特性。
再來,投資虧損了應要檢視,不能坐視負報酬不管。
也請把「停損」這個解決方法記在心裡,不要因為不想虧錢,而逃避不做這個選擇。
如果這是最好的選擇,那麼就算心痛,也必須下這個決定。
不然,除了無法補回虧損外,也可能錯失了其他投資機會。

希望受到此次事件影響的投資人,能夠走出這一段。
我也希望這次得到的教訓,能讓我在下一次的投資策略中表現更好!
紀錄 => 檢討 => 改善
每次投資後,我都必須這麼做,才可以讓自己更好!
記得訂閱新文章通知喔!不錯過任何投資理財乾貨!
>> 延伸閱讀 : eToro安全嗎? 5個eToro的優缺點及使用評價心得
>> 延伸閱讀 : 新冠疫情下的生技產業,美股生技ETF介紹-IBB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上角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本文資訊僅做為個人經驗分享和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之推薦,投資者應仔細考量個人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再進行投資。
by 理財說 Finspeaks
對的策略虧損不要害怕,錯的策略獲利不用得意。
感覺版主的心理素質很強值得學習,我也算是投資新手,希望看完可以避免以上的錯誤
就算還是不小心犯錯也要勇於承認
不管是賺還是賠,都要不斷的檢視改善,更精進自己。
投資真的要謹慎小心,千萬不能因為貪婪而盲目跟風
我很喜歡版主勇於面對自己錯誤的態度!
也謝謝版主的經驗分享~
這次我也記取了教訓,讓下一次的交易策略能更好!
很認真看完了你的文章,雖然沒有參與投資,但之前新聞出來的時候就有一直在關注。看完文章後感覺版主的心態是我要學習的呀,有時候要果斷停損並且心情不受影響真的是頗困難的,不過跟版主有相同的一點就是停損後的幾天我都不會去看那個帳戶哈哈,還是先尋找新的投資標讓自己離開情緒比較實際。
離開當下虧損的情緒真的滿重要的!不然連生活都會被影響。
謝謝你的支持~除了投資方法外,未來也會試著多分享投資心理這一塊。
這檔ETF三月的時候身邊也有朋友在討論可以買
好在我當時沒有聽信朋友的建議
因為槓桿型ETF的風險真的不小
感謝版主用心分享~
沒錯!槓桿型的風險真的比較大!你是對的
版主的自身慘痛分享看起來真的非常有感 對於我這種投資新手來說 只能從前人的慘痛經驗去學習 非常感謝版主無私分享 讓我長知識了 大推
除了分享理財知識外,也希望能透過自身的經驗,讓更多人了解風險的重要!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