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文章更新於 2021 年 8 月 30 日 by Lanie
這幾年ETF廣受投資人的喜愛,一說到ETF很多人就會想到台灣50(0050),ETF有相對股票便宜的費用,報酬率也完全不輸股票,且進入門檻較低。
因此如果你是投資新手,可以從ETF開始認識,文章中我也會分享台美股十檔ETF精選介紹!
ETF基本介紹
ETF我們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每一個字其實都有含意的唷!
指數 :
常可以聽到加權指數(就是台股的大盤)、道瓊指數(美股大盤),這些指數包含很多的股票。
ETF都會有一個追蹤的指數,而ETF的表現就和追蹤的指數差不多,關聯度大約94-96%,算很高的。
股票 :
意思就是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交易,很方便
基金 :
說明是由投信公司管理。
基金通常分為-主動型及被動型基金,一般在銀行看到是主動型基金,
也就是由經理人來選擇投資標的。
ETF屬於被動型基金。
總結,ETF就是追蹤指數買一籃子股票的被動型基金,而且投資方式就像股票一樣方便。
ETF 與股票的不同
ETF有和股票一樣的交易方式,但ETF還有幾個特色,是與股票很不同的 :
1.費用便宜
國內股票買賣手續費是0.1425%(未折扣),還有交易稅0.3%
(稅比手續費還高,心好痛啊~)
ETF手續費也是0.1425%,
但是,ETF的交易稅是0.1%(股票型),債券型ETF交易稅更是0%!
感覺不出來ETF有便宜嗎?
如果同樣賣出價值是11萬的股票和ETF
(一買一賣都有手續費,交易稅只在賣出時,因股票和ETF買賣手續費一樣,只列算交易稅)
股票交易稅: 11萬x0.3%=330元
ETF交易稅: 11萬x0.1%=110元
債券型ETF沒有交易稅!
真的很便宜吧!
以上是買賣國內投信發行的ETF費用狀況,但如果你是要下單美股的ETF,在台灣券商下單方式是複委託,手續費就不是這樣囉!

補充 : ETF和基金費用比較
基金大多會有經理費(管理費)和保管費,不會直接和我們收,
但會反映在價格,就會影響到報酬(報酬被費用吃掉)。
ETF管理費大約是0.3~0.4%,
而基金的經理費大約是1.5~2.5%,保管費約0.2%,
這只是基金內部費用喔! 還不包括實際交易時的費用!
雖然內部費用含在淨值裡,沒有感覺,但它還是投資成本,且也會影響到報酬率,仍需要注意它。
再來,基金交易費 :
一般股票型基金手續費3%、債券型1.5%(未折扣),信託管理費每年0.2%(贖回時一次扣)
不管是內部費用,還是交易時的費用,很明顯的,ETF比基金真的是便宜許多!投資時,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2.分散風險、透明度高
ETF與股票不同的是,買一張股票,就是投資那「一家」公司,
而ETF是可以投資「很多家」公司。
因此相對風險分散,價格波動也比較穩定,不會因為特定一家公司的正負面新聞,對價格造成太大的影響。
也許你會擔心ETF投資那麼多的公司,我們怎麼知道它投資哪幾家公司?
關於這點可以放心,ETF的資訊非常透明,你可以從理財網MoneyDJ找到你要的資料。
我很常使用這個網站,裡面資訊很多,直接輸入ETF代碼或是關鍵字,
在ETF的持股狀況可以看到,或是到基本資料下載年報,
這是關於ETF的財務報表,找投資種類,裡面就羅列出全部投資的公司、金額、占比,真的非常詳細!
相關文章
在台灣如何投資ETF
在台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到國內券商開戶,能投資股票,就能投資ETF。
ETF不僅台灣有,海外市場也都有,最熱絡的市場就是美股ETF了!
台股ETF
台灣境內投信公司所發行的ETF,在台股掛牌,目前約有230檔(上市130檔、上櫃100檔,2020年3月)。
如果有國內券商,可以買股票,那就可以買ETF,交易方式都跟股票一樣,輸入ETF代號或關鍵字,就可以找的到。
ETF種類:
股票型: 區域型、全球型、單一國家,依產業有金融、科技、醫療、能源、房地產等
債券型: 公債、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
商品型: 原油、貴金屬、農產品
匯率型: 連結匯率
槓桿型、放空型: 正2、反1、反2之類的管理

>> 延伸閱讀 : 元大原油正2將下市! 錯誤投資決策帶給我的教訓
美股ETF
這是境外ETF發行公司所發行的,如Vanguard、iShares等都是大型的公司。
投資種類非常多元,追蹤美國科技股、金融股、醫療股、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都有。
區域、單一國家也非常多,印度、巴西、俄羅斯、土耳其、越南……
你想要投資什麼,上網查一下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該國大盤指數的ETF,真的是非常豐富!
(*以上資訊僅作為分享用,投資單一國家或產業請注意風險管理)
另外,美股ETF的總費用率(管理費)很低,很多都0.1%以下。
>> 延伸閱讀 : 美股ETF教學課程
在台灣可以投資美股ETF嗎?
當然可以囉!
1.透過國內券商或銀行
可以透過國內券商或銀行來買賣美股ETF,這是屬於複委託的方式,
就是透過國內券商或銀行去買賣海外的ETF(海外股票也是這樣)。
不過通常手續費較高:
證券 : 申購手續費通常是金額的0.5~1%,有最低手續費金額
(依每家不同,通常是35塊以上的美金)
銀行 : 申購手續費買2%、賣1%、信託管理費每年0.2%(依持有時間計算),
通常有申購最低門檻3000美金
2.海外券商
現在網路方便,已經可以直接在線上開立海外券商。
目前很多券商都已打出0手續費的優惠!
包括很多台灣人使用的第一證券Firstrade。
沒錯!
你沒有聽錯,在第一證券裡面的買賣任何ETF和股票是沒有手續費的,而且也沒有申購門檻。
唯獨要考量的就是海外匯款的費用,台灣匯出去費用依金額和銀行手續費而定,從美國券商匯回來是固定35美金。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還不是一樣費用很多,我教你方法!
每次匯1萬美金,就可以申請第一證券提供的匯費優惠25美金,
會直接入到你第一證券的帳戶,不到一個禮拜就可以收到補助款了!
如果是第一次匯款過去,那只要5000美金以上,就可以申請25元美金補助喔!
另一種方法,銀行的海外匯款優惠。
通常銀行會有分理財會員,第一階段的標準就是在銀行往來有300萬台幣,
包含保險、基金、存款,就有機會成為他們的理財會員,而享有優惠,
大多是每月一次海外匯款手續費全免。
(p.s.為何說有機會呢?因為此時就要看跟理專的熟識度如何了……)
這樣就只剩下贖回時的50美元了,大概也就1500左右的台幣,真的省下很多!
能使用美國券商交易的不只有第一證券,之後會再介紹其他不同的券商。
>> 延伸閱讀 : 海外券商eToro評價,分享 5個優缺點
統整 :
1.國內券商:買國內ETF
2.複委託 : 國內券商或銀行下單買全球ETF
3.海外券商 : 買海外全球ETF
投資美股ETF,是否比台股ETF好?
美股ETF不管是種類、還是交易量都遠遠大於台股,且總費用率和交易手續費也非常低。
投資沒有絕對的好壞,
台股ETF能夠即時掌握資訊,沒有時差,沒有匯率風險,也是個選擇。
抱持開放的態度,多獲得一些資訊,能夠讓你有更多的選擇!
資訊的落差 = 財富的落差
不管是任何投資,在投資前一定要投資自己、充實自己!
要了解更多美股ETF的知識和投資策略,可以去看Yale Chen美股課程,
課程中我覺得非常棒的點是依照不同的風險屬性,
分享了不同的ETF標的及配置比例建議,讓初學者能更快上手!
另外,我也整理了台美股十檔ETF精選介紹,填寫下方表格就可以免費索取囉!
ETF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ETF好的地方,但難道ETF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嗎?
當然有缺點囉!
如果在2020年初有關注元大原油正2ETF的話,會發現ETF居然有折溢價問題。
ETF折溢價
ETF有「市值」和「淨值」
市值 : 就是我們買賣的價格
淨值 : 持有公司的市值總和
一檔好的ETF,它追蹤指數誤差越小越好,淨值和市值要越接近越好,也代表與指數的關聯度高。
當ETF的淨值與市價不一致時,就會產生「溢價」或「折價」
溢價 :
市值 > 淨值,也就是交易的價格大於本身ETF的淨值了。
如果此時買進的話,等於是買貴了,溢價時較適合賣出。
比如 : 淨值明明只有3元而已,但很多人覺得原油現在是最低點,會反彈回去,願意用8元買進,這時就發生溢價。
元大原油正2有溢價到400% !
折價 :
市值 < 淨值,交易價格小於ETF的淨值,此時才是比較適合買進的時候,
因為可以用比真實價值還低的價格買進。
比如 : 淨值是10元,ETF被大量賣出,因此還是有人願意用8元就將ETF賣出。
ETF有一套利機制,漸漸讓市值和淨值縮小差距(延伸閱讀 : ETF的套利機制)
越多人交易的ETF,折溢價的幅度較小,大約在-0.1%~+0.1%
如果要查詢折溢價,可以到MoneyDJ或各投信公司網頁查詢 :
總結
ETF是追蹤指數買一籃子股票的被動型基金,投資方式和股票一樣方便,
但它比股票更能做到風險分散,且費用相對低。
我們可以在台灣投資台股ETF和美股ETF,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或開國外券商。
現在,你也可以索取我整理出來的台股美股十檔精選ETF介紹,到網站右上方填寫表格,立馬就會寄給你囉!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上角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本文資訊僅做為個人經驗分享和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之推薦,投資者應仔細考量個人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再進行投資。
by 理財說 Finspea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