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文章更新於 2021 年 4 月 12 日 by Lanie
上篇關於生技產業ETF的介紹,提到了2020年生技產業的趨勢,整年報酬率約26%,相較於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來的好。
新的一年,在疫情還沒完全解除的情況下,生技產業仍受到矚目,各國無不希望快點解決這波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
再加上展望生技產業的長期需求,人口老化、精準醫療、慢性疾病藥物等等都是待解決的項目,生技仍是投資人眼中的藍海!
這篇將要介紹讓大家為之瘋狂的女股神Catherine Wood旗下操盤的ARK系列ETF,其中一檔ARK生物基因科技革新主動型ETF,代號ARKG
名字聽起來就很不一般! 因為它和一般以製藥業為主的生技ETF很不一樣!
且ARKG有著打敗美股大盤的超高績效!
就來看看ARKG和其他生技ETF的差異吧!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非投資建議。
<更新>
2021年2月下旬受到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急速上升,投資人憂心通膨危機,股市應聲下跌。
ARKG從今年最高點截至3月5日下跌19.58%
方舟投資ARK Invest系列
>> 跑贏美股大盤的超強ETF-ARKK新興主動型ETF
>> 跑贏美股大盤的超強ETF-ARKW下一代物聯網ETF
>> 4檔熱門美股科技ETF績效比較-ARKK、ARKW、QQQ、XLK
如何學習投資ETF?
>> 基礎美股ETF學習
>> 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ETF介紹
>> ETF和股票不同? 如何買? 溢價是什麼?給新手的ETF介紹大全
>> 科技股ETF介紹-QQQ、XLK
>> 黃金ETF介紹-GLD、GDX
>> 生技ETF介紹-IBB
陸股ETF系列
>> KranShare滬深中國網路ETF(KWEB)
>> Invesco中國科技類股ETF(CQQQ)
>> iShares MSCI中國ETF(MCHI)
市場短訊
>> 賭博?投機?投資心態? 散戶對抗華爾街的GME軋空之戰
美股生技ETF-ARKG
發行公司
全名「ARK生物基因科技革新主動型ETF」
是由ARK Invest發行,其公司創辦人就是女股神Catherine Wood,去年因為大力看好的特斯拉股價飆漲,使其成名!
(應該說本來就很有名,但去年讓更多人認識她了)
她所創辦的ARK Invest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投資重點,那就是「破壞式創新」
其ETF所挑選的核心重點就是「可實現長期增長的創新公司」。

因此,在2014年發行的ARK生物基因科技革新ETF選股方式跟其他生技ETF很不一樣,不著重在製藥業,而是看好基因相關研究公司,如基金排序、基金編輯這一塊。
和納斯達克ETF-IBB的差異
這裡用追蹤美股生技大盤指數的「iShares納斯達克生技ETF(IBB)」作為比較。
1.主動型和被動型ETF
這是最根本的差異!
ARKG是主動型ETF,也就是說要投資哪些公司、投資比例多少都由經理人決定。
因此,主動型非常看重經理人的選股能力!
套句股海常聽到的話 :
「好的經理人帶你上天堂,不好的經理人直接帶你住套房。」
IBB則是被動型ETF,也就是說訂好要追蹤的大盤指數後,就依照大盤裡各公司權值比例持股。
經理人不會決定要投資哪些公司。
2.費用
主動型ETF因為有經理人團隊研究,相對收取的費用較高。
ARKG的費用率是0.75%,IBB是0.47%
那麼既然收取了高的費用,投資人當然是期望經理人的投資表現能夠優於大盤。
這一點我覺得ARKG是滿滿的回應了投資人的期望(後面有績效比較),不枉費投資人付了較高的費用!XDDD
3.價格波動
生技產業的股價變化是很大的,不管是藥物、生技技術的實驗結果或批准、企業間的併購,還是醫療道德議題,都會大大影響企業股價表現。
不可忽略投資風險!
ARKG近三年的年化標準差是39.24%,和IBB的23.15%,是高上許多的。
這也代表在價格波動上,ARKG會比IBB劇烈!
也就是市場下跌時,ARKG可能跌得更多,上漲時,漲得可能更多。
當然,這也跟ARKG持有的公司有關,偏中小型股,價格波動就會越大。
另外要記得,基本上
「高風險不代表會有高報酬,而高報酬代表高風險。」
4.持股
IBB和ARKG的持股很不一樣,也因為如此,造就出兩者在績效上非常大的差異!
IBB是追蹤大盤指數,因此前十大持股多為目前大盤權值較重的大型製藥公司,股價相對穩定。
而ARKG主要投資與基因技術相關公司,如基因編輯技術、標靶治療、分子診斷等生物技術這一類。此類公司佔大盤權值較小,偏中小型類股。
截至2021/1/8共持有51家公司。
在2020年9月的月報中,ARKG大多投資於中小型股。
其實中小型股也不小喔! 中型股是20~100億美元的規模、小型股是3~20億美金。
大型股則是100億以上,超大型股是20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如蘋果、FB等。
ARKG前十大持股
前十大持股大部分是基因工程研究相關。
一、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
目前第一持股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是一家設計、製造基因測序系統的公司。其技術能以較高的精度解碼大量的DNA,特別是在難以分析的情況下。
這是目前藥商、醫院、研究機構等有濃厚興趣去發展的一塊領域。
2021/1/8軟銀集團收購其6%的股份,價值超過3.5億美元,看好它未來發展。
二、Teladoc Health
第二大持有的公司Teladoc Health是一家提供遠程醫療和虛擬醫療保健的公司。
在2020年10月與一家提供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病患遠程治療、測試、管理等服務的公司-Livongo Health合併。
而此次併購預估未來將帶來 1 億美元的收入,並在 2025 年時雙方的合併效益將達到 5 億美元。
這邊有段影片介紹Teladoc和Livongo :
不過短時間內可能還無法感受到合併後的效應,不管是發布訊息的8月,還是正式合併後的10月,股價都沒有就此大漲。
但ARKG仍持續增加持股,看來他們很看好未來 Teladoc Health的成長性。

三、CRISPR Therapeutics
接下來介紹的是在基因編輯技術的佼佼者CRISPR Therapeutics。
它是一家瑞士公司,專注於基因療法,運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各種疾病。
在去年底它還是ARKG的第一大持股,目前則是第四大。
雖然佔比下滑,但仍是備受看好的產業,未來極具成長性。
女股神Catherine Wood曾表示下一次的尖牙股將會是在基因領域。
因為其產業潛力大,未來有望透過基因編輯和AI的結合,診斷及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

另外,ARKG除了生技產業外,也有部分持股資訊科技類,2020年9月的月報顯示資訊科技佔比3%
目前最新持股有1.95%的Google母公司Alphabet Class A的股票(有投票權的股票)。
ARKG、IBB、生技指數績效比較
比較ARKG、IBB和納斯達克生技指數NBI近一年績效,可以很明顯的看到ARKG的績效表現遠遠超過大盤和IBB。

ARKG近一年的績效達212%,真的非常驚人!
繳出如此亮眼的成績,也是證明了經理人的選股能力!
所以前面才說到,收取相對高的費用,但若報酬遠高於大盤,那投資人還是會願意買單的!
而IBB是追蹤納斯達克生技指數NBI的被動型ETF,所以報酬跟大盤相去不遠。
NBI指數一年報酬約31.54%,IBB是31.94%
雖然績效沒有ARKG亮眼,但它追蹤指數的能力是不錯的,追蹤誤差小。
若要選擇被動型ETF,就是要選擇追蹤誤差小的。
<更新>
「高風險,高報酬」
股市下跌修正時,ARKG跌幅也會比IBB來的大!
ARKG從今年最高點截至3月5日下跌19.58%
IBB下跌14.74%
以長線三年來看,ARKG還是遠遠高於IBB和大盤。
但主要還是因為在2020年的暴漲,所以讓整體三年績效來到320%
前面兩年雖仍是優於大盤,但沒有像去年那樣的急速成長。
另外一方面,大盤的價格波動是相對比較溫和的,ARKG價格波動較大。
因此也是說ARKG雖有高報酬,但相對也有較大的價格風險。
總結
ARKG和IBB,一個是主動型ETF、一個是被動型ETF,本質上兩者就是不同類型的ETF,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也屬正常的。
只是希望能讓大家在挑選生技相關ETF時,有更多的選擇。
至於要如何選擇呢?
ARK系列曝險度(風險承擔)最高的就是ARKG,超越科技股。
因此,若對於ARKG的投資觀點非常認同,看好他們所選擇的公司,或是個人投資偏向積極者,就可以考慮選擇ARKG。
若是相對保守者,或是對於生技產業沒有太多研究者,那就選擇IBB。
當然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投資屬性配置不同的比例,不是一定要二選一。
但不管如何,不要忘了投資有風險,務必做好資金配置,不宜ALL IN 。
最後,記得訂閱新文章通知喔! 不錯過任何投資理財乾貨!
方舟投資ARK Invest系列
>> 跑贏美股大盤的超強ETF-ARKK新興主動型ETF
>> 跑贏美股大盤的超強ETF-ARKW下一代物聯網ETF
>> 4檔熱門美股科技ETF績效比較-ARKK、ARKW、QQQ、XLK
如何學習投資ETF?
>> 基礎美股ETF學習
>> 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ETF介紹
>> ETF和股票不同? 如何買? 溢價是什麼?給新手的ETF介紹大全
>> 科技股ETF介紹-QQQ、XLK
>> 黃金ETF介紹-GLD、GDX
>> 生技股ETF介紹-IBB
陸股ETF系列
>> KranShare滬深中國網路ETF(KWEB)
>> Invesco中國科技類股ETF(CQQQ)
>> iShares MSCI中國ETF(MCHI)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上角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本文資訊僅做為個人經驗分享和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之推薦,投資者應仔細考量個人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再進行投資。
by 理財說 Finspeaks
我也是ARK的粉絲^^她的主動型操盤太厲害了
PACB最近漲漲張,TDOC是我想買的個股,但我還是選擇直接買ARKG平圴風險。文章很棒呢,謝謝分享。
謝謝支持!ARK系列真的很強呢!我也是會比較偏向選ARKG,而非各股。
女股神最近很紅,ARK算是主動型ETF,謝謝版主分享
謝謝支持!
謝謝版主的分享 這個資料真的太珍貴啦 一定花了很多時間準備 我也要好好多做點功課
謝謝支持!真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整理資料XDDD
我也很喜歡被動式投資ETF,在一部分自己操作~
我也是會搭配一起投資!
生技股。說真得我還是不太敢碰,要馬暴漲或暴跌,所以幾乎不會去了解,看勒這篇文張,確切提升勒對生季股的知識謝謝分享
我個人認為要進入生技產業,比起報酬率,更是要知道公司經營狀況,還有價格波動,暴漲暴跌在生技股真的是很常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