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過基金投資必知的 10種費用,還有5種查詢個別基金費用方式。
也許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基金的成本?
費用真的會影響績效報酬嗎?
分別用有分銷費的後收基金 VS 同檔前收基金,
和無分銷費的後收基金 VS 同檔前收基金。
看是否會因多了費用,而影響績效。
基金績效比較
現在市面上有部分基金是同時有前收型級別和後收型級別。
兩者投資項目、比例、經理團隊是一樣的。
那麼績效也應該會是相同的……吧?
有分銷費時的狀況
*境外基金大多有收分銷費。
比對同檔基金的前後收級別 :
前收-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美元對沖)(每月派息)
後收-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F股(美元對沖)(每月派息)
持股、經理團隊都是一樣的。
只有成立時間不同,後收級別晚5年。
在後收級別費用結構聲明書中,看到前後收的費用差異最大的就在分銷費上。
後收收了分銷費1%
不過在基金總費用率上,後收基金是多了1.03%
扣除分銷費的1%,還有0.03%的費用。
那應該就是在變動成本的保管費(或行政費用)上。
這代表後收基金整體的行政管理費也是比前收型多的!
那麼這些多的費用,我們看看會不會影響績效呢?
績效
【近一年績效】
綠線是前收 / 紫線是後收(名稱有F股)
近一年,後收基金的績效是落後了 1.01%
【近兩年績效】
近兩年績效,後收基金仍落後,累績落後2.11%
平均一年落後1.055%
【近三年績效】
這是還不到三年的績效比較。
因為後收在2017/12/14成立,所以還沒有完整三年的績效,且成立初期比較不穩定。
所以數據參考價值可能比較小。
不過績效還是累積落後了近2%
績效很明顯的後收基金落後於前收基金,平均一年差距1.01~1.05%
同樣的投資團隊和標的,照理來說績效會是一樣的。
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績效差異呢?
因為後收基金比前收基金多收了1.03%的費用!
因此同樣的基金,績效每年都會落後,而且是累積的!
配息
除了績效,我們也來比對看看配息是否有差異。
後收會多領配息嗎?
以2020年5月的配息基準日來算。
2020/5/7 前收淨值 118.61元,後收淨值 85.84元
假設當天用一萬美金分別購買前後收基金,然後立馬參與配息。
5月前收基金每單位分配金額是0.519,後收基金是0.376
前收配息 :
單位數: 84.31個單位 (1萬/118.61元)
可領到: 84.31 x 0.519 = 43.76美元
年配息率: 43.76/10,000美金 x 12個月 = 5.25%
後收配息 :
單位數: 116.50個單位 (1萬/85.84元)
可領到: 116.50 x 0.376 = 43.80美元
年配息率: 43.80/10,000美金 x 12個月 = 5.26%
五月份後收基金稍微多收一點點,但差距不大。
看起來基金公司是希望兩者配息是差不多的。
前收基金看起來每單位分配金額比較高。
但因為淨值較高,因此買入的單位數是比較少的。
後收則相反,雖然每單位分配金額較少,但淨值低,單位數可以買入較多。
因此兩者配息金額就差不多了。
後收基金年配息也頂多多0.1~0.2%
一年下來可能只多了差幾十塊台幣而已,差距真的很些微!
相比之下,績效一年差距就差1.01%
所以不用期待配息可以補回績效上的損失!
還是選擇績效表現好的!
無分銷費時的狀況
接下來比對的是同檔基金的前後收級別,不過後收基金是沒有分銷費的。
*通常境內基金是沒有收分銷費的!
比對同檔基金的前後收級別
前收-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B月配息(台幣)
後收-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N月配息(台幣)
持股、經理團隊、成立時間都是一樣的。
境內基金後收型沒有分銷費!
只有遞延手續費! 持有期滿,也就不會有遞延手續費了。
績效
【近一年績效】
綠線是前收 / 紫線是後收(名稱有N)
近一年績效,兩者差距不大,後收僅落後0.01%
【近兩年績效】
近兩年累積績效基本上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差距
【近三年績效】
近三年累積報酬也仍只有0.01%的些微差距
【成立至今績效】
因為柏瑞這檔前後收是同時成立的,所以可以一起比較成立至今的績效
成立至今快5年,兩者的績效相同!
這幾年的績效差距最大也只有0.01%
因此可以看到,有沒有分銷費,在績效上就會差很多。
沒有費用,後收就跟前收表現幾乎一樣。
加上持有至滿期的話,也不會有遞延手續費。
且一開始申購時也就少了申購手續費。
無分銷費的基金會比前收基金還要來得有利。
配息
除了績效,我們也看一下配息是否有差異。
兩者每單位分配金額是一樣的,都是0.052
不過兩者的淨值不一樣。
2020/5/29 前收淨值 8.0125元,後收淨值 8.0128元。
假設當天用10萬台幣分別購買前後收基金,然後立馬參與配息。
前收配息 :
單位數: 12,480.4992個單位 (10萬/ 8.0125元)
可領到: 12,480.4992 x 0.052 = 台幣649元
年配息率: 649/100,000台幣 x 12個月 = 7.79%
後收配息 :
單位數: 12,480.0319個單位 (10萬/ 8.0128元)
可領到: 12,480.0319 x 0.052 = 台幣649元
年配息率: 649/100,000台幣 x 12個月 = 7.79%
五月的配息金額是一樣的。
後收的淨值略高於前收,因此領到的單位數比較少。
領的單位數少,乘以一樣比例的配息比率,配息金額就會較少。
但因為淨值差異不大,換算出來的單位數差不到一個單位,所以配息四捨五入後還是相同的。
前後收基金畢竟投資組合都是一樣的。
從投資標的拿到的配息也會是一樣的。
當然兩方的投資人就分配到差不多的配息。
不過因為淨值不同,因此會調整每單位分配金額,以平衡整體配息金額。
所以同檔的前後收基金,不管有沒有分銷費,配息都差異不大。
除非挑選的是不同配息方式的同檔基金,其配息金額才有可能有落差。
費用對績效很重要嗎?
總結以上兩種不同費用的後收績效比較,
有沒有分銷費對基金的績效表現是有差的!
費用會反應在績效上,且每年累積。
有分銷費時,每一年績效都會落後前收基金差不多分銷費的費率。
無分銷費時,績效就和前收基金一樣。
以為後收基金多收了分銷費,配息會比較多嗎?
也沒有,不管有沒有分銷費,配息金額是差不多的。
除非是選擇配息方式不一樣的同檔基金。
結論 :
債券型,且無分銷費的基金是可以選擇的。
不過,投資之前請先評估個人風險、資金是否是長期投資用,還有基金的費用結構。評估後,再進行投資。
之後會再分享更多的分析基金績效的文章,不要忘了訂閱新文章通知喔!
不錯過未來任何文章資訊!
訂閱新文章通知,手機版滑到下方,電腦版則是在右方側邊欄!
另外,有想要分析的基金、股票或ETF標的,歡迎透過留言或聯繫我告訴我喔! 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上角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本文資訊僅做為個人經驗分享和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之推薦,投資者應仔細考量個人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再進行投資。
by 理財說 Finspeaks
基金的前收後收差異好大,解釋得很清楚!謝謝分享
比較之後,就會發現沒想到差異這麼大!
國外已經開始有零手績費的ETF了,可見愈來愈多投資者開始重視手續費對回報的影響,讓券商推出更多有利投資者的標的。
謝謝版大的詳細分析,讓大家多賺一點點錢。
沒錯!幸好現在取得資訊容易,讓大家更能清楚知道手續費的結構!
根据【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里面提到的交易费用乃是交易恶源,它会不间接的腐蚀掉我们该有的收益!
對呀!費用真的很可怕,會狠狠地吃掉原本的收益!
好仔細的分析,很佩服版主的細心與耐心
感謝支持!
有沒有收取費用真的和後來的投報率息息相關
以這個觀點來說,也許美國比起台灣是更好的投資市場
美國的金融市場相對還是比較多元,台灣之下有較多的限制,商品也比較沒這麼多元性。
對基金才剛初步學習中
沒想到分銷費對基金的績效表現差異如此之大耶
感謝版主的資訊,又學到一課了
感謝支持!之後會分享更多基金小知識!
目前只對股票有研究,基金又是另一門新知識了!
對於我這個基金超級新手想問…
基金績效是指該比基金的收益嗎?
沒錯!基金績效指的就是該基金的收益。
基金的各種技術面還真的是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我只知道股息配多少而已,只知道穩定存股就好
基金在費用上面相對於股票較複雜,所以除了配息率外,也可以多了解一下費用結構唷!
我以前都搞不清楚基金的手續費如何計算,感謝版主的分享!
希望有幫助到你唷~
看完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懶惰,我買基金只看配息和公司穩定度,就買了,真的要來好好研究一下了
有時可以注意一下它費用的架構唷!不然成本就吃掉報酬了!
我是基金投資新手,謝謝版主幫我上一課。
希望有幫助到你唷!
費用真的很重要,與其投資基金,我會推薦etf
沒錯!費用真的很重要!
我是一個投資新手
完全沒有了解過費用的結構
今天你說的前收跟後收的差異原來這麼大!
謝謝版主的細心分享。
費用對投資人來說真的滿重要的!謝謝你的支持!
版主說明的很清楚👍前收和後收的差別,手續費竟逐年影響績效,看樣子之後買基金要特別注意,謝謝分享
費用對投資績效真的影響滿大的,之後會持續分享!
之前才看版主分享股票的文章 剛好對基金有有點興趣 結果就看到版主分享了 真的是太巧啦 非常感謝分享 讓我又曾長知識了
謝謝支持!之後會再分享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