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文章更新於 2021 年 4 月 8 日 by Lanie
股市就像是也來迎接秋意的到來!
九月一開始,科技股就連續三天的下跌,各科技大型藍籌股跌幅至少10%以上,美國三大指數也有近5~10%的跌幅。
尤其又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跌的最多,-10%,讓投資人不免一陣涼意……
「會不會又是空頭行情的開始?」
參考投資機構分析,目前並不是空頭,而是市場回調。
11/3將是美國總統大選選舉的日子,選舉前夕股市不至於跌的太糟。
但市場波動會很劇烈,一個消息,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將影響股市的走勢。
那麼,現在科技股大跌,要不要趁機進場呢?
但是,又會擔心單一公司的價格風險波動太大……
沒關係!
這篇就將介紹另一種選擇,以追蹤一籃子科技股的ETF-代號QQQ的Invesco那斯達克100ETF和代號XLK的SPDR科技類股ETF。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非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評估個人風險屬性再進行投資。
<更新>
2021年2月下旬受到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急速上升,投資人憂心通膨危機,股市應聲下跌。
首當其衝的是前陣子漲最多的高成長股(大多是科技股)。
QQQ從2021年最高點截至3月5日下跌9.6%
XLK下跌6.6%
如何學習投資ETF?
>> 基礎美股ETF
>> 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 ETF和股票不同? 如何買? 溢價是什麼?給新手的ETF介紹大全
ETF介紹
>> 4檔熱門美股科技ETF績效比較-ARKK、ARKW、QQQ、XLK
>> 生技ETF介紹-IBB
>> 黃金ETF介紹-GLD、GDX
>> 一定要知道的ETF—ARKK,跑贏美股大盤的超強ETF
>> 女股神神操作,年報酬 200%的生技ETF-ARKG
>> 女股神神操作,年報酬150%的物聯網ETF-ARKW
>>【陸股ETF系列】中國科技股-KWEB介紹
市場短訊
>> 賭博?投機?投資心態? 散戶對抗華爾街的GME軋空之戰
那斯達克指數
介紹科技股ETF之前,我們先來了認識一下什麼是那斯達克指數。
那斯達克指數介紹
那斯達克指數是指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組成的加權指數。
英文是Nasdaq Composite Index,也稱為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以科技公司佔比為主,約四到五成。
還有包括其他產業如消費、醫療保健、金融等。
那斯達克100指數
不過,最常被投資人追蹤且觀察的重要指數其實是—那斯達克100指數(Nasdaq 100)。
這是扣除了金融產業後,前100大的公司所組成的指數。
那斯達克100指數主要也是高科技企業,如蘋果、微軟、臉書、亞馬遜、Google、英特爾、思科、輝達、Zoom等。

不過,當然不只有科技股,還有小部分其他產業公司。
如星巴克、百事、Costco、特斯拉、萬豪國際(Marriott,飯店業)、美國安進(Amgen,生物技術,今年也剛被加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
這些股票也不是一塵不變的,那斯達克100指數會根據公司的價值變化進行刪減。

今年上半年走勢
從去年底,那斯達克指數從7900點一路攀升到9800點。
當大家都還在興奮期待是否會破萬點時,突然來了一場世界衛生大風暴,讓投資人洗臉洗的很徹底。
從2/19的最高點9800後,一個月的時間一路下殺到6860點,跌了30%!
殺個投資人措手不及啊!就像翻臉轉頭不認人一樣,連揮手say goodbye都來不及,就被甩了!

但是危機就是轉機!
隨著各國政府強力的貨幣寬鬆政策,扶持企業力抗疫情,那斯達克指數在6月初已重返2/19的高點。
且不僅僅如此,還衝的更高!
投資人期待的登上萬點終於來臨啦!
6月中登上萬點後,一路又向上,不斷挑戰歷史新高,9/2來到最高點12,056點!
若從三月的最低點6,860點到9/2的最高點,漲幅有75%!!!
真的是很驚人!
九月走勢
九月初歡慶行情結束!
經濟數據沒有預期來的好,美國新一輪的紓困方案又卡在國會,投資人獲利了結。
從9/3開始,六天的時間(9/7勞動節休市),那斯達克指數已下跌將近10%以上,也已經破了30日線。
幾個大型藍籌股(績優股、權值股)這六天也下跌不少,如蘋果-16.5%、FB -11.9%、微軟 -11.9%、特斯拉-25.2%
這會是一個進場的機會嗎?
科技股的大幅回檔,吸引不少逢低承接的買盤,近期短線套利或者長期投資者補貨,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仍要注意資金分配。
可進場,不代表要All in喔!
科技股ETF
趁這波科技股回跌進場投資,除了投資單一個股外,也可以投資一籃子的科技股ETF!
將介紹兩個成立已久的ETF—QQQ和XLK
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ETF(代號QQQ)
想到要投資追蹤那斯達克指數的ETF,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代號QQQ的景順(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了!
1999年就成立的QQQ,追蹤的指數其實是那斯達克100指數,也就是在那斯達克裡排除金融產業,前100大的公司。
它投資產業分布集中於科技類股。
而QQQ的前十大持有公司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蘋果、微軟、亞馬遜、字母、英特爾、輝達、Adobe、Paypal。
在資訊科技產業占比就將近一半了,其他產業也大多是與科技相關,如通訊設備、生技醫療,還有一部分的消費、工業、公用事業。

QQQ總費用率是0.2%,以ETF來說是有點高。
折溢價問題不大,與指數的追蹤誤差滿小的,代表追蹤能力很好。

*補充:
美股ETF的淨值基本上與市價差距不大,不太需要每天去觀察。
而會有追蹤誤差,是因為當指數成分股變動時,ETF可能因無法第一時間作成分股的調整,使得指數報酬與ETF報酬有落差,這就是投資人必須承擔的風險之一。

將QQQ與那斯達克100、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和S&P500做個比較。
QQQ追蹤的指數是那斯達克100,因此報酬表現更貼於那斯達克100指數。
而那斯達克100又是從綜合指數裡挑選出來,前100大公司(扣除金融產業),等於說是菁英中的菁英。
因此QQQ表現比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好。
而今年科技股帶頭領漲,那斯達克又是集中於科技類股,因此整體表現比S&P500來的好。

SPDR科技類股ETF(代號XLK)
XLK是由美國道富集團在1998年成立的一檔追蹤科技股的ETF。
和QQQ不一樣的是,追蹤的指標是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Index
目前總共持有71家公司的股票。
與QQQ比較不同的是,XLK持有較多金融服務、第三方支付、支付系統的公司,如Visa Mastercard、Paypal。
XLK持有的第十大公司也是最近在新聞中會很常看到的—Salesforce,做雲端服務,提供客戶關係管理規劃和服務的公司。
今年也被納入美國道瓊指數裡。(相關新聞)
不過,XLK整體雖說是投資一籃子股票,但前兩大公司-蘋果和微軟股票持有比例就將近42%,是有點過度集中。
因此這兩家公司價格變化對ETF會有較大的影響。

XLK總管理費較低,0.13%,但相對幾個大型ETF-VOO、SPY,費用還是高了點。
也沒有折溢價問題,與追蹤指數的誤差也不大,追蹤能力好。


將XLK和追蹤指數、那斯達克綜合指數、S&P500做比較。
XLK表現是較好的,它比起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更集中於大型科技藍籌股,所以整體報酬更好。

QQQ和XLK績效比較
近一年績效狀況差異不大。

若拉長時間來看,五年的績效比較,XLK表現是比較好的。

因為在持股裡面,XLK更集中於大型科技藍籌股,如目前是蘋果和微軟。
這樣的好處是當這些藍籌股上漲時,ETF表現可以更好。
但相對的,因為過於集中的問題,若當科技類股市場不好時,跌幅就會較大。
也就是說價格波動較大。
QQQ三年年化標準差(波動度)19.19%,XLK是19.76%
相較越大的波動度,代表風險較高,價格波動較劇烈。
不過,高風險高報酬!
QQQ三年平均月報酬2.19%,XLK則是2.36%,報酬略高於QQQ
因此,在長期科技進步發展趨勢下,XLK的報酬高於QQQ

統整
看起來科技股ETF的報酬表現好像都不錯,但這邊要特別說明一下,
不要因為報酬而忽略了風險。
科技股會漲這麼多,也代表空頭時,也有可能跌這麼多。
就像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那斯達克指數崩盤-75%。

而且剛剛提到QQQ和XLK三年年化標準差是19.19%和19.74%,感覺好像還好。
但你知道嗎?
追蹤標普500的ETF—VOO,三年年化標準差17.74%
追蹤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的ETF—DIA,三年年化標準差17.53%
追蹤美國股票的ETF—VTI,三年年化標準差18.38%
相較之下,單一產業科技股ETF的標準差(波動度)是比較大的,也代表風險較大。
因此,我們絕不能只看到報酬,而忽略了風險。

若真的要投資科技股ETF,那QQQ和XLK最根本的差別就是投資分布。
XLK更集中於大型科技成長股。
而兩者除了科技相關類股外,
QQQ還持有生技、消費、工業、公用事業;XLK則是金融科技。
總之,投資單一產業ETF最重要的就是風險管理。
尤其是科技類股,不要被報酬蒙蔽了雙眼,忽略了資金分配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記得訂閱新文章通知喔! 不錯過任何投資理財乾貨!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記得在右上角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本文資訊僅做為個人經驗分享和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之推薦,投資者應仔細考量個人財務狀況及風險評估再進行投資。
by 理財說 Finspeaks
版主很用心地搭配圖表,分析美國科技股的ETF。
從圖表可以看出2020年美國科技股漲勢很強,雖然對美股並不是這麼熟悉,但是在版主的說明下對於兩支ETF更加明白,
也更了解與一般指數型ETF的差別,「單一產業科技股ETF的標準差(波動度)是比較大的,也代表風險較大。」再再提醒了雞蛋千萬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高報酬相對帶來的就是高風險!有風險管理,但沒有什麼叫報酬管理的!所以風險不容忽視!
好專業的分析喔,連圖表都有,危機就是轉機,不過還是要多多做功課將風險降低
沒錯!多做功課總是好的
我最近也在研究科技股唉!
看了文章很認同版主的看法!也學到了很多!
謝謝!
謝謝你的支持!希望有幫助到你~
QQQ的狂漲讓人想買,也要考慮到背後的波動幅度能不能承受
對呀!風險和報酬必須一起思考,甚至順序是風險要第一考量。
謝謝版主對美國科技股的分析跟看法,希望能再多多發表文章讓我們增廣見聞
謝謝支持~
真的太厲害,太專業了
完完全全分析好整個情勢了
話說….我也有購買YALE的投資線上課程
卻遲遲沒有觀看…有點對不起自己,沒有花時間認真深入研究
也期待能多多向版主學習!
謝謝支持!投資不用急,照著自己的就好了!
第一個想買的標的就是美國ETF,也是因為每年持續成長以及相較於個股風險較低的原因才想研究,謝謝版主的專業分析
美股ETF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後會分享更多不同產業的ETF
每天都在聽別人說那斯達克指數 但從來沒有搞懂到底是什麼 經過版主說明終於懂了 非常感謝分享 文章很適合新手 大推
謝謝支持~之後會分享更多關於那斯達克指數的東西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忘了考虑风险,只看报酬率。
谢谢版主的提醒,还有很好的分析。
風險和報酬是一起的,因此也必須重視風險!
謝謝支持~
只要是在3月有進場投資的人,應該都會有不錯的盈收^^其實想小額/短線買個TQQQ 去年那波漲的太好了 呵呵
請問版主,Costco和Walmart 你會偏好選購哪一支?
沒錯!三月進場幾乎都會有很好的收益!
我會偏好選擇Costco,相對比較有成長性。
Walmart就是大而穩。